从疫情防控最前沿到物资运输保障线 织密织牢交通运输防控网
自额济纳旗疫情发生以来,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局闻令而动,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谋划部署在前、执行落实在细、检查督导在实,统筹开展交通运输疫情防控、煤炭运输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有力发挥抗击疫情“保障队”“防火墙”作用,全力确保人畅其行、车畅其道、货畅其流。
紧绷疫情防控弦 筑牢疫情防控线
为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严防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蔓延,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行业监管责任,督促运输行业和生产经营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企业主体责任,实行最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认真做好交通工具和场站消毒、通风、卫生清洁工作,做好乘客体温检测、乘客信息登记等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人员从客运站、驾培市场、维修企业、机场到服务区、收费站、邮政快递企业、危货企业、出租车公司进行全面排查,落实行程码等“五必查”措施,确保从业人员、运输车辆、运输线路三固定,做到点对点运输,全面织密织牢交通运输防控网。
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实现防控“一盘棋”、运行“一张网”、作战“一张图”,根据疫情的防控需要灵活应变,全面暂停进出中高风险地区客运车辆和跨城出租车,确保对城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做好闭环管理。交通场站就是抗疫前线,交通工具就是移动的战场,全行业各级党组织把工作覆盖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形成综合交通整体防控的最大合力。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各旗区大队落实24小时带班值守制,督促客运场站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醒旅客规范佩戴口罩,减少聚集,保持安全距离。S24沿黄高速等收费站票亭工作人员征费时严格做到带防护手套、N95口罩,票亭加装防护帘,谨防飞沫接触,现金、设备做到一接触一消毒。
发挥道路运输兜底保障作用 确保人、物运输畅通
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离不开交通,电力、通讯、燃气等保供物资及人员运输也离不开交通。市交通运输局从疫情防控的现实和需求出发,在交通领域为疫情防控提供各项配套保障,全力做好全市范围内承接阿拉善盟滞留旅客运输工作。累计投入疫情防控物资资金20余万元,督促指导经营管理单位配备一次性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控物资,目前,各单位疫情防控物资均能满足30日需求。经排查核实,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服务应急车队现有应急车辆1017台,其中客车74台,小型客车500台,普通货物运输车辆370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73台。
为全力保障好今冬明春能源物资运输工作,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强化统筹调度,优先保障有关能源物资运输车辆畅通有序,在主要收费站增开运煤绿色通道,重点关注G18荣乌高速、国道109线、国道210线、S214包府公路、S224曹羊公路以及各运煤专线的通行情况,及时关注气象监测预警,做好融雪剂等应急保通物资储备工作,编制能源物资道路运输保障专项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做好公路损毁阻断等抢通保通工作,全力保障电煤运输。
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关爱货车司机温度不减
近日,伊金霍洛旗公布1名本土确诊病例活动轨迹令人心生不忍,确诊病例是一名运煤货车司机,确诊前连续9天睡在车上。为改善货车司机群体从业环境,全市持续推进“司机之家”“司机驿站”建设工作,免费为路过大车司机等群体提供停车、加水、洗衣、洗浴、食品加热、休息睡觉等配套服务,目前全市已建成投入使用“司机之家”4个,“司机驿站”18个,正在进行G18荣乌高速公路4个“司机之家”和2个“司机驿站”的建设工作。此外,沿线服务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制度,外来货运车辆及司乘人员在我市从事货物运输,司乘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按照“点对点”的原则,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
全市公路执法部门不断以科技手段助力关爱货车司机活动,对非现场执法、固定治超站、源头治超、流动治超一体化管理,减少执法人员与货车司机的直接接触,既节约货车司机时间又能保证违法认定的客观性公正性。同时,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积极落实“轻微不罚,首违不罚”,在全自治区先行先试49吨至49.99吨不予处罚的创新举措,以LED显示屏、语音播报系统对车辆进行告知代替出具警告书等手段,进一步减少了运输车辆通过超限检测站的时间,为过往大货车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