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2016版>图片新闻

鄂尔多斯市在全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康凯桓  添加时间:2025-01-08 15:21    保存
  17日,全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3个盟市介绍经验做法。鄂尔多斯市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涛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为主题作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办好两件大事,深入贯彻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效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物流产业体系,实现交通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组织形式,推动物流产业做大做强。全面培育壮大交通物流领军企业。以煤炭等大宗物流运输为切入点,开展“鄂尔多斯培育交通物流龙头骨干领军企业行动”,与煤炭企业深度合作,推动国有企业整合做强,延长运输产业链条;支持大型民企开展自主运输,发展“链主型”物流龙头企业。培育了内蒙古满世联合物流、国能新朔等17家交通物流领军企业,构建起以“市直国企为龙头、旗区国企为骨干、重点民企为补充”的物流运输格局。发挥多式联运组合效能。通过强化公铁联运和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铁路在煤炭和焦炭中长距离运输中的比重,构建多式联运体系。3家企业入选自治区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企业,煤炭和焦炭在中长距离运输中的铁路运输比例达到90%以上。同时,推动出台《鄂尔多斯市推动道路货物运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鄂尔多斯市绿色交通发展方案》,支持网络货运发展,蒙牌车辆运输占比从2021年的20%左右提高到51%。推动综合物流平台应用。把鄂尔多斯智慧物联科技平台作为物流场景数字化改造的有力抓手,通过电子提货单代替传统纸质提货单,实现单据随时互传,运转效率提高3倍。首创智能排队系统,通过手机实时查看车辆等候情况,提前规划进出时间,平均减少2小时/趟的排队时间。建成300个无人值守智能道闸磅房,车辆过磅速度每台仅需510秒,计量过程由原来最长15分钟/车缩短至2分钟/车。 

  二是强化创新试点,培育物流运输新增长点。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推动智能网联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公路货运与城市出行服务自动驾驶先导应用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和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双试点”城市。推动出台《鄂尔多斯市高级别自动驾驶(货运)先行先试项目实施方案》和《鄂尔多斯市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投入智能网联重卡308辆,开通10条自动重卡驾驶商业化示范运营路线。累计运营里程1500万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突破1亿吨公里,运费下降了20%。试点运营双挂汽车列车。在全国率先开通双挂汽车列车科研试点线路,投入运行18台双挂汽车列车,行驶47.8万公里、运输28.3万吨。双挂汽车列车较传统车辆载重可提升70%、运输效率提高36.7%、运费成本降低28.6%,运输能耗降低30%、减少碳排放15%、节省道路空间25%。打造新能源数字陆港。新能源数字陆港物流项目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名单,推广“新能源+数字陆港+散改集”物流运营模式,新实施“四点三段+甩箱”运输模式,三段路程运输车辆各负其责,四点甩箱数字化调度,叠加无人驾驶技术,运输效率提升3倍、成本降低10%。全年完成货运量311.5万吨,产值同比增长70% 

  三是完善服务保障,推动物流产业健康发展。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网络,畅通物流运输通道。按照“城域环线、射线、联络线”的交通规划发展思路,将城区路段改线至城外,打造中心城区公路环线,疏解拥堵顽疾,G210添越线建成通车,打通了困扰东胜区10多年的断头路;国道210至博众物流园区公路成为中心城区又一新通道。同时,正在以“东康阿”城区为中心,布局S27呼鄂高速、S26准银高速等与呼市、银川、榆林等周边主要城市的直联公路。实施差异化收费政策,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推动出台《鄂尔多斯市氢能源车辆奖补通行费实施方案》,试行氢能源车辆通行费全额奖补政策,推动氢能汽车市场普及。实施10段政府还贷公路新能源车辆差异化收费政策,累计减免车辆66.3万辆。正在研究自动驾驶新能源重卡、新能源双挂汽车列车差异化收费政策,用“真金白银”促进物流成本降低。实施出行提质增效行动,打造畅安舒美出行环境。创新提出“暖行”鄂尔多斯公路服务区“10+6+2”服务准则,对54个公路服务区全面升级。提前一年完成高速公路限速调整工作。在旗县主城区、乡镇、工业园区、国省干线累计建成充电桩6405枪,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有效破解长途物流运输“服务区服务差”“高速慢”“找桩难”等制约瓶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