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交通典型案例专题】广东 | 打出“信管家”高效信用修复组合拳,助力企业增信减负驶入发展“快车道”
总体情况
为鼓励支持违法失信经营主体自我纠错、重塑信用,及时化解因行政处罚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在“双书同达”机制基础上持续深化信用修复服务举措,着力打造“信管家”一站式信用修复便民服务品牌助力构建“放管结合、宽严相济、进退有序”的信用监管新格局。自推行“信管家”一站式信用修复便民服务机制以来,2024年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共办理信用修复预先告知与申请审核业务789宗,邮寄信用修复申请表143份,实现信用修复预先告知率和事后提醒率100%。
02 主要做法
(一)信用修复服务再前移,“双信同达”实现处罚、修复一次办理。
推行信用修复“双信同达”预先告知制度。聚焦企业办理信用修复“不知晓”“跑腿多”“效率低”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在推行“双书同达”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有机融合行政处罚程序和信用修复程序,在行政处罚办案流程中实行“双信同达”预先告知。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通过短信平台同步发送“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信息”和“信用修复预先告知信息”,提示失信行为影响、最短公示期、《行政处罚信用信息修复申请表》下载网址及填写要点等。企业根据信息指引,在接受行政处罚当天便可提交信用修复申请表,一次办完接受处罚和修复申请两项业务。同时,向企业派发《信用修复服务指南》小册子,详细指导失信主体在最短公示期满后自行在“信用中国”网站提交材料终止公示。“双信同达”通过流程重塑将信用修复服务再次前移,实现行政处罚处理和信用修复申请审核“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为失信主体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信用修复服务,切实提高经营主体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二)实施清单式分类审核管理,把好信用建设“方向盘”。
《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前终止行政处罚信息公示除完全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规定的义务外,还需要“纠正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在审核信用修复申请时,需要对“整改情况”作出核实;针对信用修复申请审核,实行“分类认定”“清单式管理”。为满足“履行处罚决定”“纠正违法行为”双重审核要求,实现即申即审,解决审核“纠正违法行为”存在的执法文书记载不明、认定争议大等难题,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经过反复研究,确定根据“违法状态是否继续”“是否需要积极行为改正”等行政法理论进行分类认定的思路,对常用的六百余项处罚事项编制审核清单,形成实施清单化分类审核信用修复申请常态机制。根据清单,违法行为没有继续状态、无需采取积极行为消除不良后果的,允许失信主体以“承诺模式”纠正,企业签署承诺书即可出具同意意见:违法状态继续、需要采取积极行为改正违法行为的,要求以“闭环模式”纠正,在企业整改完成后向其出具审核同意意见。信用承诺与践诺闭环管理的做法,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原则导向和正面激励的价值遵循,为窗口快速出具审核意见,提高信用服务效率提供了保证。
(三)推行“双向邮寄”帮办代办服务,实现企业异地办事“少跑腿”。
交通运输行业“点多、线长、面广”,异地企业为办事还需要专门出一趟差,如果资料不齐还要反复折腾,办事成本居高不下。对此,珠海市交通运输局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异地办事需求,在信用修复工作中推行“双向邮寄”帮办代办便民服务。针对企业接受行政处罚时因未携带申请表、外地企业不便亲临办理,或者因有其他特殊情况需要补充整改材料等情形,窗口帮办代办人员告知企业可以通过“双向邮寄”的方式进行办理。失信主体可将《信用修复申请表》按要求寄送至处理窗口,行政机关审核通过后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EMS及时将表格免费寄回信用修复申请人。“双向邮寄”打破了空间界限,避免了舟车劳顿,让企业享受到办事“少跑腿”的便利,为企业减轻了经济负担。
(四)加强部门联动工作力度,“事后提醒”“服务上门”指导帮扶企业修复信用。
2024 年下半年,珠海市交通运输局与市发展改革局加强部门联动工作力度,不断丰富“信管家”服务的内容和维度,助企重塑信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结合全市交通运输领域企业高频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工作,邀请市发展改革局共同参与,采用“请进来”集中指导和“走出去”服务上门双管齐下。一是组织失信企业参加信用修复专题培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二是组建专项工作组联合发改部门深入企业,面对面解疑释惑,提供个性化修复方案,采取“一对一”跟踪和“手把手”辅导方式,确保每家企业都能顺利完成信用修复,一周内完成了44 家高频失信企业 922 条历史失信信息修复。另一方面针对逐案人工跟踪费时费力的难题,借力市发改局“信用珠海”平台提出系统提升改造建议,处罚机关在报送行政处罚信息时增加报送行政相对人的手机号码,处罚决定上网公示后和最短公示期满,“信用珠海”平台向企业两次自动推送提醒短信,提示企业及时修复,以微小的成本向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管家式”提醒服务。
03 取得成效
珠海市交通运输局自推行“信管家”信用修复新机制以来,失信主体进行信用修复的意愿更加强烈,企业诚实守信意识持续提升,为推动建设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信用支撑和服务保障。“信管家”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更加贴心、更加专业的便企惠企服务受到了市场经营主体的广泛赞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2023年,珠海市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高新支队(现四支队)推行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双书同达”机制的做法被广东省依法治省办评选为“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专项整治典型案例”,并入选交通运输部《落实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工作简报〔2023〕第 21 期)》典型案例。2024 年 6 月,新华社刊文报道“信管家”信用修复便民利企做法。8 月,“信管家”创新做法被国家发改委点名推广。9 月,珠海市就《高效办好信用修复“一件事”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决定在全市推广交通运输局“信管家”便民利企服务做法。同年,“信管家”入选交通运输部“四基四化”执法为民服务品牌典型案例。2025 年 1 月,珠海市市委依法治市办发布了 2024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十大创新实践案例。经书面评审、集中评审、专家评审、实地复核等环节,该局《打出“信管家”高效信用修复“组合拳” 助力企业增信减负驶入“快车道”》案例入选珠海市 2024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十大创新实践案例。